
???學生入學后先按大類培養一至兩年 再選擇具體的專業繼續深造 ????今年,中大繼續面向全國(含港澳臺)招生,招生總計劃數8000人(文理科的比例約為3:7),預計今年最終錄取數仍為4200人左右。中大表示,部分相同或相近學科門類的專業進行合并,按大類招生,招生專業名稱由去年的116個“濃縮”為67個。學生被錄取后,先按大類培養一至兩年,再選擇具體的專業繼續深造。 ????中山大學昨日向媒體通報,該校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和招生專業計劃已正式出臺。今年,中大繼續面向全國(含港澳臺)招生,招生總計劃數8000人(文理科的比例約為3:7)。近年來,中大在廣東省實際錄取人數基本穩定,預計今年最終錄取數仍為4200人左右。 ????中大表示,本科招生進一步貫徹“通識教育、大類教學、復合創新”的本科人才培養教育理念,體現“厚基礎、寬口徑、重個性、求創新”的人才培養特色,部分相同或相近學科門類的專業進行合并,按大類招生,招生專業名稱由去年的116個“濃縮”為67個。學生被錄取后,先按大類培養一至兩年,再選擇具體的專業繼續深造。 ????好處1:增加選擇 ????中大招辦負責人表示,大類招生對考生有兩大益處。 ????一是有利于緩解考生報考壓力。以往,為了增加錄取機會,考生常常會在同一學科門類中選擇多個專業填報,跨學科門類選擇專業的機會受到限制。而實行大類招生后,考生選擇可以更加從容。 ????例如,某考生既對經濟、管理感興趣,也對化學、電子信息感興趣,專業志愿最多可以填報六個志愿,而以上這些學科下屬都有四、五個專業,這就意味著考生必須做出“痛苦”的抉擇。 ????實行大類招生后,考生填報六個“專業”,實際上就是填報六個“類”,每個類又下屬多個專業,這樣就相當于填報了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專業,選擇范圍大大增加。此外,大類招生后,招生專業數量少了,每個招生專業的名額就相對增加,大類內部的專業級差問題也自然消失了。 ????好處2:理性地選擇 ????大類招生對考生第二個益處是,有利于引導考生更理性地選擇專業。高中生對于大學學科專業情況的了解總是有限的,不時會出現入學之后覺得所就讀專業不盡符合自己興趣和特長的情況。 ????大類招生后,學生進入中大的前一階段不分專業,在同一公共基礎課平臺和專業基礎課平臺進行培養,一年或兩年后再根據自己的興趣、專長、發展方向和社會需求在大類所含專業中重新選擇具體專業。 ????專業級差為:2分、1分、1分、1分、1分 ????據中大招辦負責人介紹,中大招生錄取原則較往年并沒有大的變化。對于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中大延續往年的專業級差辦法。同一專業的第二、三、四、五、六志愿的級差值分別定為2分、1分、1分、1分、1分,即第二志愿減去2分、第三志愿減去3分、第四志愿減去4分、第五志愿減去5分、第六志愿減去6分與第一志愿考生按成績排序錄取。安排專業時,原則上以考生實際高考文化成績為準;在實際文化成績相同的條件下,優先錄取含政策性加分的考生。 ????由于平行志愿的投檔錄取特點,中大招辦提醒實行平行志愿省份的考生,在填報志愿時最好能選擇“服從專業調劑”,避免出現高分退檔的憾事。醫學類及相關專業、聯合培養類專業只錄取填報了這兩類專業志愿的考生。 ????中大對非第一志愿考生錄取的原則為:當中大在調檔分數線上第一志愿報考人數少于招生計劃名額時,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實際高考文化成績原則上不低于該地區已投檔的第一志愿考生的平均分,其專業志愿只能錄取到前一志愿錄取后未滿額的專業。中大原則上不接收征求志愿考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