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周口客戶端
2020-07-26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牛思光
剛過晚上8時,在周口經濟開發區南廣場夜市上,把最后一只椒麻雞端給食客,雷師傅當天準備的椒麻雞已經售完。
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后,一度沉寂的夜間經濟開始復蘇,給城市帶來了煙火氣,也給城市的夏日夜晚增添了盎然生機。周口經濟開發區南廣場夜市上100多家風味小吃,不僅吸引眾多食客前往品嘗,更形成夏日夜晚一道風景線。
雷師傅老家在商水縣,以前在周口市區荷花路經營了十幾年地攤夜市。雷師傅介紹,以前晚上在路邊干地攤,環境衛生條件比較差,總是被投訴影響城市環境。2019年7月,雷師傅來到南廣場夜市,有了自己的攤位,經營著灌湯包、生汆丸子、混沌、米線和雷記手撕椒麻雞。雷師傅說:“市場有人管理和打掃,經營環境確實比以前強得多。”
“我家攤位不大,就我跟老伴兩個人招呼著。每天早上9點多準備材料,中午休息一下,下午5點多鐘開始準備開張,晚上干到12點多收攤。”雷師傅說:“家里3個孩子都在外地工作,我們老兩口平時出個攤,每月掙得比一般人拿工資要多點。”
和雷師傅家的攤位一樣,在南廣場夜市上還有100多家,很多攤位都是夫妻店、家庭店,一個攤位就能讓一家人幾口人就業。其中,規模大一些的攤位,人手不夠需要雇人,這樣就有更多人在夜市上就業。
干凈衛生的環境,燈光打造的景致、各種娛樂設備,再配上各種風味的地方小吃,南廣場夜市儼然是一個不夜城的模樣。“夏天天氣熱,晚上戶外乘涼,在這里走幾步就能品嘗各種風味小吃,感覺特別愜意。”晚上8時許,市民李女士在南廣場夜市,開始了和朋友的聚會時間。
周口經濟開發區城市管理稽查大隊郭忠斌介紹,開發區管委會高度重視南廣場夜市打造,集合公安、交警、城管、衛生等職能部門,形成常態化管理。通過提升管理,使南廣場夜市就餐環境更干凈,使市民有更好的就餐環境。目前通過南廣場夜市,安置商家120余戶,解決600多人就業,南廣場夜市每天約有3000至5000人到夜市就餐,夜市每天營業額達到30萬元左右。
[責任編輯:袁甜甜]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