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口晚報
2020-09-15
□記者 張艷麗
初秋的清晨,太康縣常營鎮五子李村還沒有“醒來”時,55歲的趙志發就已經忙碌一陣子了,燒水、洗衣、做飯,為妻子梳頭、洗臉、喂飯、按摩、擦身……
日復一日,趙志發這樣照顧病妻已經近21年。去年,他獲得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時說:“作為一名丈夫,照顧妻子是我應盡的義務。”
1999年10月20日,趙志發種完小麥準備去西安打工,妻子張青騎一輛自行車送他去鎮上乘車。當把趙志發送到車站后,張青被一輛飛馳而過的摩托車撞倒,顱內大量瘀血。經開顱手術、6個多月的住院治療,張青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卻成了植物人。
當時,趙志發的女兒10歲、兒子8歲,照顧一家人的重擔都落在了趙志發身上。
從此,趙志發開始了另外一種生活。每天天不亮,趙志發就起床,燒水、做飯,為妻子梳頭、洗臉、喂飯、按摩、擦身,然后照顧孩子吃飯、上學……照顧妻兒的艱辛超出常人想象,其中最難的是給妻子喂飯。
“剛開始,我用注射器往她的胃里注射牛奶、米湯之類的流食,而后教她用嘴吃飯,一小勺香蕉泥用一上午才能喂完。”趙志發回憶說。喂完飯,他就要幫妻子清洗瘡傷、換藥包扎。換完了藥,他要徹底清洗妻子脖子上的套管,并進行高溫消毒……
這一切都忙完后,趙志發要抓緊時間去地里干活。期間,他每隔一個半小時就回家照看一下妻子。因為妻子大小便失禁,換洗尿布就成了趙志發干的最多的一件事,一天下來,換洗二三十次很是正常。
“冬天村子南邊的水坑結冰了,他就把冰砸開,在冰涼刺骨的水里洗涮,真是不容易!”鄰居李祥榮提起趙志發,豎起了大拇指。
趙志發表示,丈夫照顧妻子是天經地義的事。“當初人家不嫌窮嫁給了我,現在病了,我不能扔下不管。此外,我們還有兩個孩子。只要她在,這就是一個完整的家”。
奇跡發生在2016年10月的一天。當時,趙志發正給妻子喂飯,突然發現妻子的手指動了,便趕緊拿東西在妻子眼前晃動。隨后,他發現妻子的眼珠也能隨著轉動。“這一天,我等了18年!”談到喚醒妻子的感受,趙志發很激動。
2017年3月,奇跡再次發生,趙志發的妻子能簡單發聲了。如今,趙志發的妻子可以躺在護理床上,笑著和他說話,還可以自己拿木梳梳頭。趙志發的女兒大學畢業后,在鎮里的中學教書,兒子研究生畢業后,在鄭州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
人生路上,執著堅守,不離不棄,趙志發用愛和責任為妻兒撐起一個溫暖的家,在平淡的生活中留下了動人的華彩。趙志發先后被評為周口市第二屆道德模范、太康縣“孝老愛親”百星人物,2017年4月榮登“中國好人榜”,2019年獲評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③7
[責任編輯:馬玲]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