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道客戶端
2020-11-23
周口日報·周道客戶端記者 付永奇
記者昨日從商水縣農業農村局獲悉,今年該縣糧食總產12.07億公斤,實現單產、總產穩中有升。
今年,該縣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34萬畝,其中小麥124萬畝、玉米78萬畝、大豆21萬畝、紅薯10萬畝、小雜糧1萬畝。由于技術落實到位,管理及時有效,使得小麥和秋糧生產在大災之年奪取豐收。小麥平均單產556.1公斤,玉米平均單產560公斤,大豆平均單產165公斤,紅薯平均單產440.5公斤,小雜糧平均單產226.5公斤。
在夏糧生產中,該縣不斷強化糧食生產的戰略地位,把穩定麥播面積、提高整地質量作為提高夏糧總產的關鍵措施,與各鄉鎮簽訂糧食生產目標責任書,確保小麥播種面積穩定在120萬畝以上。全縣共投資專項資金近2000余萬元,對小麥赤霉病及中后期“一噴三防”進行統防統治。特別是在秋糧生產中,雖然前中期遭遇陰雨寡照天氣,但是中后期陽光充足溫度適宜,技術措施到位,全縣大力推廣了種肥同播、玉米晚收技術,秋糧生產創歷史新高。
縣農業部門加快高標準糧田建設,整合各部門和各渠道涉農項目資金,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社會化服務組織作用,實現管理服務專業化、生產過程機械化、生產方式集約化,為輻射帶動全縣小麥生產邁向高產穩產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尤其在今年抗旱保秋工作中,該縣充分發揮高標準糧田基礎配套設施的作用,既確保抗旱保秋工作的順利開展,又帶動提高周邊群眾抗旱澆水的積極性。依托河南農業大學、河南省農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大農業科技的試驗、示范、推廣力度,為新品種的試驗、新技術的推廣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今年在高標準糧田區域內,小麥單產656.2公斤,玉米平均單產達到665.3公斤左右,比全縣平均單產高出100多公斤。
縣農業農村局充分發揮農業服務體系的作用,以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為依托,扎實推進百名科技人員包百村活動。農技人員充分發揮貼近農民、了解農民的優勢,通過開展技術培訓、手把手指導、發放明白紙、發送手機短信等形式,為農民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該縣大力推廣周麥22、周麥26、周麥27、周麥36、存麥21等小麥品種,鄭單958、鄭單528、農大372等玉米品種和周豆22、周豆24、中黃13、23等大豆品種,重點落實科學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關鍵技術,實現科技與農戶的“零距離”接觸,構建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農業科技推廣新機制。
同時,縣農業執法部門強化工作措施,采取日常檢查和集中整治相結合的方式,大力開展農資市場監督管理,主動會同工商、公安、質檢等有關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活動,嚴厲打擊制假售假等違法行為,切實維護農民利益,確保了農業生產安全。①15
[責任編輯:牛勇威]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