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口日報
2021-05-06
本報訊 (記者 馬治衛 通訊員 張磊落) 近期,太康縣公安局按照縣委、縣政府和市公安局打擊整治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統一部署,結合太康實際,認真探索、嚴格落實“五個三”工作機制,抓重點,堵漏洞,初步實現了“發案數量大幅度下降”的工作目標。
打好“三大戰役” 。一是持久戰。該局結合平安建設、鄉村振興工程,把打擊整治電信網絡詐騙工作列入其中,運用好“一村一警”模式,實現反詐騙工作制度化、常態化。二是攻堅戰。當前社會面上工作基本進行完畢,社區、村莊、街道、重點場所實現了全覆蓋,但仍要堵塞漏洞。對長期宅在家里的年輕人,在家帶孩子的“寶媽”,就近務工、晚上回家休息的居民,進行重點宣傳。三是打陣地戰。誰的轄區誰負責,對隱藏的人要堅決找到、新進的人要及時發現,要進入單位或車間進行宣傳,新開的工地也要及時排查。
堅持“三個原則”。一是屬地原則。 哪里的人要回哪里居住休息,屬地鄉鎮、村(社區)和派出所要承擔宣傳責任,把人找到;發揮基層干部、一村一警、樓長、街巷長作用,相互提醒,相互監督。二是負責制原則。務工人員在誰的轄區工作誰負責宣傳,無論是長期還是短期、是正式還是臨時人員。三是獎懲原則。把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發案率列入平安建設績效考評,落實階段講評通報、獎勵懲罰制度。
做到“三個阻斷”。一是技術阻斷,注冊“金鐘罩”,運用緊急支付手段,防發案、防資金轉出。二是轄區阻斷,以轄區為單元,民警和鄉村干部捆綁作業,誰的轄區誰負責,不漏一人。三是行業阻斷,組織教育、醫療、電力、企業、市場監管等員工大戶集中進行宣傳培訓,播放警示教育片,結合太康縣多發、新發的案例,教育提醒他們;根據機關單位、事業、企業、社會團體的工作性質,分地域、分時段進行集中宣傳。
找到“三類重點人員”。一是足不出戶的“寶媽”,實施“敲門行動”找到她們,逐一講解詐騙套路。二是白天外出務工、晚上回家休息的“黑白兩地人”。三是外出返鄉或外地流入人員(包括走親訪友和暫住人員),由親友或暫住場所負責人宣傳。
用好“三大宣傳模式”。一是召開一場群眾會,進機關、企業、校園、鄉村等,召開最大規模的群眾會。二是用好傳統宣傳方法,發放宣傳彩頁,懸掛宣傳條幅,設置宣傳展板,利用電視、廣播,占據廣場、門店大屏。三是用好新媒體,利用官方微信、微博等新媒體。
目前,太康縣公安局召開群眾會3000多場,懸掛宣傳條幅5000多幅,發放宣傳彩頁50萬張;安裝注冊“金鐘罩”41萬人,受保護人數64萬人,勸阻疑似被騙1976人次;召開教育、衛生等行業會50多場,媒體刊發稿件21篇,組織3000名教師進行反詐騙培訓;“公安局長說電詐”電視講話已經持續播出10天,電視臺反詐騙流動字幕已經累計播放8天,組織播放“反詐騙警示片”500多場次。
[責任編輯:李鶴]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