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鹿邑縣委 鹿邑縣人民政府 關于開展“三標”活動 實施“六增”行動 爭創全國百強縣 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 實施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縣域治理“三起來”重大要求,全面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全面開展“三標”活動、積極實施“六增”行動奏響加快發展高質量崛起主旋律的若干意見》(周發〔2021〕16號)精神,加快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努力在縣域經濟“成高原”中當標桿、作表率,結合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和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錨定“兩個確保”,融入“十大戰略”,以全面開展“三標”活動、實行“六增”行動為抓手,堅持“12345”工作機制,對標全國縣域百強,奮發有為地建設現代化鹿邑,為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絢麗篇章、周口加快發展高質量崛起貢獻鹿邑力量。
(二)選定標桿。選定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作為縣級層面學習總標。該縣堅定“一心謀發展、一業定乾坤、一招走天下、一路向南干”,由國家級貧困縣躋身全國百強縣,成為縣域經濟發展領頭雁。其“不是最好、就學最好”的境界視野,“敢走新路、敢破難題”的拼勁闖勁,“快工強縣、三產興城、優農富民、融入合淮、與市俱進”的發展理念值得學習借鑒。各鄉鎮(街道辦事處、管委會,以下簡稱鄉鎮)、縣直各單位要立足實際,確定各自對標學習對象。開展革命性地大學習、大調研、大討論活動,打破常規、轉換路數,實現直道沖刺、彎道超車、換道領跑。
(三)明確目標。經過3至5年對標學習,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實現“一跨越、三高于、六提升”。“一跨越”:經濟綜合實力邁進全省第一方陣前列,縣域綜合實力進入全國百強行列。“三高于”:主要經濟指標、一般公共財政收入、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六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顯著提升,打造中國鄉村振興百佳示范縣;創新發展能力顯著提升,打造創新創業新高地;城鄉面貌顯著提升,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城市軟實力顯著提升,打造國家5A級旅游景區;區域發展環境顯著提升,打造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人均收入水平顯著提升,打造幸福美好家園。
(四)發展思路。瞄準“四個方向”,布局“四大工程”,實施“六六方略”(六大優勢、六大抓手),不斷推進鹿邑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四個方向:以主導產業轉型升級為方向,推進美妝類產品全覆蓋,實現“五鏈”耦合。以新興產業融合發展為方向,做大做強鍋圈食匯,拉長食品產業鏈條。以招商引資返鄉創業為方向,發揮“鹿e家”返鄉創業大數據作用,掀起創新創業高潮,助力鄉村振興。以優化發展環境為方向,深化“萬人助萬企”活動,提升政府服務效能,實現老企業發新芽,新企業再開花。四大工程:建設“休閑鹿邑”工程。融合亳州市中藥材產業和道家養生文化,發展中醫藥和中醫康養產業;建設“水潤鹿邑”工程。對接“引江濟淮”(鹿邑段)重大項目,推進水系連通。建設“技能鹿邑”工程。全面做強職業教育,釋放人力資源優勢。建設“智慧鹿邑”工程。布局5G大數據產業,為經濟發展賦能。
到2035年,基本建成“四強縣”“兩高地”“一家園”(經濟強縣、文化強縣、生態強縣、農業強縣,開放高地、創新創業高地,幸福美好家園)。
二、六六方略
(一)進一步發揮對接“長三角”橋頭堡區位優勢,以擴大開放為抓手,打造豫東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標兵。開辟“大通道”。即刻打通鹿亳快速通道。到2023年,鹿邑通用機場工程建設全部完成,三洋鐵路(鹿邑段)、陽新高速(鹿邑段)實現通車。開展“大招商”。圍繞美妝時尚、食品加工、機械智能制造、紡織服裝產業開展“四譜”精準招商。每年簽約億元項目和對接儲備億元項目均在10個以上。優化“大環境”。全面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2022年前實現“一件事”清單事項“最多跑一次、多次是例外”。
(二)進一步發揮特色主導產業優勢,以創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抓手,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載體能級。推進產業集聚區升級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落后產能和低效資產“騰籠換鳥”,力爭3至5年工業用地畝均稅收達到15萬元以上。壯大產業脊梁。推進化用具、澄明食品、多走路智造、護理佳造紙、智能機械等特色園區建設;建設5G大數據產業園區;打造一批中藥材基地和產業園。力爭2025年形成美妝、時尚1個超200億級產業,食品加工、醫藥2個超100億級產業。推進“三化”改造。到2025年,建成省級技術研發平臺3個、國家級技術研發平臺2個、博士后工作站3個,掛牌上市企業達到30家。
(三)進一步發揮農業大縣優勢,以返鄉創業為抓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打造一流創業平臺。優化升級“鹿e家”平臺。到2023年,實現在外鹿邑人入駐25萬人以上,活躍用戶9萬人以上。打造一流農業產業園。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和100萬畝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小麥、玉米、高粱)標準化生產基地。到2023年,創建1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有特色主導產業的鄉鎮達到70%以上。打造一流特色小鎮。打造渦北、馬鋪、宋河、產業集聚區沿線和穆店、趙村、邱集、試量沿線兩個鄉村振興示范產業帶。
(四)進一步發揮老子文化資源優勢,以創建5A級旅游景區為抓手,提升發展軟實力。大力弘揚老子文化。高水平辦好國家級“老子祭典”系列活動和國際老子文化論壇、學術研究會,開展老子文化學歷教育。推動文旅融合發展。規劃布局老子文化核心區、渦河康養親子體驗帶、十里長廊根親教育傳承帶、問禮大道鄉村生態旅游帶“一區三帶”。到2025年,老子故里旅游區創成國家5A級旅游景區。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探索老子文化、文物資源與新技術新應用的跨界融合,打造美妝時尚、食品加工、高檔紙業等標識性文創產品。
(五)進一步發揮水資源優勢,以引江濟淮工程(鹿邑段)為抓手,構建全域水系連通格局。推進水聯通。解決引江濟淮片區、縣內五河水系聯通問題,形成五河、兩渠、兩濕地的城區水系格局。改善水生態。實施城區45公里五河整體提升工程。到2023年,完成惠濟河國家濕地公園驗收。爭創國家級森林城市。保證水安全。開展黑河、清水河、白溝河、惠濟河、渦河、洮河、大沙河綜合整治。完成風景河、護城河調蓄池建設。
(六)進一步發揮人口大縣和人力資源優勢,以“人人持證、技能鹿邑”建設為抓手,推動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增強創業就業能力。推動適齡勞動力普惠性技能培訓全覆蓋。到2025年,全縣持證人員總量達到24萬。深化改革引才育才。實施企業家培養行動和創新型人才培育計劃,引進職業經理人。創新機制活才用才。全面深化學校、醫院等人事制度改革,有效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保障。在縣委高質量發展“12345”工作機制體系下,成立鹿邑縣全面開展“三標”活動、積極實施“六增”行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固定專人和辦公場所,保障工作經費。
(二)強化作風保障。大力弘揚“干事干凈干練”的優良作風,開展“鹿邑之機、鹿邑之痛、鹿邑之勢、鹿邑之變”解放思想大學習、大討論活動,將每年10月定為大走訪、大調研活動月。
(三)強化宣傳保障。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微信、微博等各種媒體和傳播手段,營造全縣積極參與、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的良好氛圍。
(四)強化考評保障。凡成效突出、做出標志性成果的,優先評優評先和提拔使用;凡是進展不明顯、沒有成果的,予以通報曝光,并與年終目標綜合考核掛勾。③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