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侯俊豫 通訊員 阮淮鳳 韓功勛 文/圖) 當前,小麥陸續進入抽穗揚花期,這是小麥病蟲害的高發期,小麥條銹病、赤霉病等防控任務艱巨。淮陽區高度重視小麥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迅速成立區小麥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和技術專家組,積極指導農民群眾進行小麥后期管理,為守好全區糧食安全夯實基礎。
4月19日,記者來到該區鄭集鄉鄭集村,一眼望不到邊的麥田里,市、縣兩級農業技術專家組成的技術服務隊認真查看小麥長勢,并不時與鎮村干部、群眾進行交流。
該區在小麥條銹病、赤霉病等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上,堅持早發現、早預報、快處置,組織植保技術人員將定點調查和大田普查相結合、專用測報設備和人工調查相結合,科學研判預警,為統防統治提供科學依據。對小麥條銹病織密測報網絡,加大普查力度,“帶藥偵查、打點保面”,嚴防病蟲害擴散蔓延。將小麥赤霉病防控作為中后期麥田管理的重中之重,“見花打藥,主動預防”。截至目前,全區累計出動技術人員300多人次,進行田間調查50余次,116.5萬畝的小麥不日將完成噴防任務。
鋤草、施肥、噴灌,綠油油的麥田里,大家的動作嫻熟得手,忙得不亦樂乎。與此同時,植保無人機在麥田上方噴灑農藥,來去自如(如圖)。
“像這臺植保無人機藥箱容量達40升,噴灑均勻,穿透力強,可以直達小麥根部,既減少了對小麥的傷害,也能提高作業效率,霧化效果還很好,一天防治1000畝的小麥不成問題?!痹谠摯鍑姺垃F場,該區大疆農業負責人胡玉東向記者介紹。
為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麥田管理工作協調開展,該區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大力宣傳小麥重大病蟲害防控等麥田管理技術。在統防統治關鍵節點,區、鄉、村三級黨員干部深入一線組織動員,技術專家分片包鄉包村進行督導指導。為提高工作效率,該區還積極對接專業種植合作社和植保無人機團隊,免費提供麥田管理“套餐”大禮包,免費送貨到田間地頭。
“過去一提到打藥,頭都大了。”鄭集村59歲的鐘學欣豎起大拇指說,“俺家種了十來畝地小麥,要是背著藥桶打藥,一遍下來,累得腰酸腿痛?,F在黨的政策真是太好了,專家來到地頭指導,打藥還不要錢,省時省力,我們老百姓得到了實惠。”
目前,該區已將統籌統防統治資金2550萬元,采取政府購買社會化服務的方式,劃定了不同作業區域,科學選定農藥,統一組織,分片作業,自4月18日開始,投入11架直升機、400余架無人機,確保在防控窗口期內(4天左右的時間)實現全區小麥統防統治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