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縣第一醫療健康服務集團改善醫療服務紀實
記者 史書杰 通訊員 李婷婷 文/圖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深入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改革,減輕群眾就醫負擔,方便群眾就近享受高質量醫療服務,不斷提高縣域就診率和縣域基層就診率,進一步擦亮醫共體改革周口品牌。”在市委五屆二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市委書記張建慧擲地有聲地說。
作為沈丘縣唯一一所集醫療、康復、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現代化二級綜合醫院,沈丘縣人民醫院一直為縣域及周邊地區人民提供良好的醫療、預防、保健、康復服務。在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改革中,這所成立于1951年的公立醫院初心不改信念篤定,牢記使命勇挑重擔,根據周口市委、沈丘縣委關于高質量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要求,團結帶領15家鄉鎮衛生院、10家民營醫院、434個村衛生室,組建沈丘縣第一醫療健康服務集團(以下簡稱沈丘第一醫健集團),構建定位明確、分工協作的縣域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形成分級診療、合理診治的有序就醫新秩序,著力破解基層群眾“看病難”頑疾,打通為患者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推行“七個統一” 實現“上下同欲”
醫共體就像一臺機器,在“發動機”的引領下,各環節只有緊緊咬合,才能高效運轉。如何讓各部門、各成員單位克服本位主義、部門思想,聚成一條心、擰成一股繩、匯成一份力?這是沈丘第一醫健集團必須面對的問題。
為此,去年12月,在沈丘第一醫健集團醫共體建設加壓推進會上,集團黨委書記、總院長歐陽劍強調,各部門、各成員單位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堅決克服本位主義、部門思想,樹立集團一盤棋、一家人思想,共同打造責任、管理、服務、利益共同體,全面落實好醫共體建設工作,堅決克服應付思想、交差意識,樹立醫共體建設長遠發展意識。在醫共體建設推進過程中,集團總醫院結合醫共體建設方案和市、縣布置的工作任務,對成員單位的業務、財務、藥品、耗材、質控等,加強監督管理,加大幫扶力度,全面落實幫扶措施,提升集團成員單位的醫療服務能力,使轄區人民群眾盡早、盡快享受到醫共體建設的“紅利”。
為進一步統一思想、加強管理,打造責任、管理、服務、利益共同體,沈丘第一醫健集團建立法人治理結構,集團內所屬醫療機構在保持機構名稱、性質、編制、法人資格、職責任務、政府投入、優惠政策“七個不變”的前提下,推行行政、人員、業務、藥械、財務、績效、信息“七個統一”管理。目前,集團成員單位法人代表全部統一,構建了責任共擔、利益共享、全員參與的命運共同體。
為實現集團內部同質化管理、一體化發展,沈丘第一醫健集團制定《沈丘縣第一醫療健康服務集團醫院管理制度匯編(基層第一、二版)》《沈丘縣第一醫療健康服務集團技術規范匯編(基層第一、二版)》 ,為集團管理工作打下制度基礎。去年11月,沈丘第一醫健集團啟動精細化同質化管理體系建設“G+7S管理”樣板科室、樣板衛生院打造工作,以《沈丘縣第一醫療健康服務集團精細化同質化管理體系建設(G+7S管理)實施方案》為準繩,通過分步驟、分批次在集團推進精細化同質化“G+7S管理”,使就醫環境及工作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形象得到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和運行效率得到進一步提高、內部凝聚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開展遠程診療 共享優質資源
近年來,沈丘第一醫健集團總醫院——沈丘縣人民醫院一直在籌建遠程會診、遠程影像、遠程心電、遠程檢驗、遠程病理和消毒供應“六大共享中心”上不惜重金、不遺余力,向上與北京301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三甲醫院對接,向下輻射至15家鄉鎮衛生院,省、市、縣、鄉四級診療互聯互通,優質醫療資源得到共享,群眾就近就能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去年,沈丘第一醫健集團實施“遠程心電進百村”工程,由集團總醫院投資120萬元,采購15臺18導聯心電圖機和100臺12導聯心電圖機,免費發放給集團15家鄉鎮衛生院和100個村衛生室,通過遠程心電平臺,實現省、縣、鄉、村四級心電網絡覆蓋,城鄉胸痛協同化治療體系初步形成,早期發現并有效救治急性心梗41例。
目前,沈丘第一醫健集團采用兩種方式開展遠程會診,第一種是利用周口市一體化醫共體信息管理平臺,實現市、縣、鄉、村四級會診,第二種是利用集團總醫院正在建設的“沈丘縣人民醫院互聯網醫院”,實現手機端的圖文問診、視頻問診,讓老百姓在田間地頭就能享受到縣級醫院專家的診療服務。
沈丘第一醫健集團還能向北京301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北京宣武醫院北京腫瘤醫院、周口市中心醫院等知名醫院直接申請遠程會診,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也能得到市級、省級乃至國家級醫療“大咖”的診斷。
落實醫保政策 方便群眾就醫
沈丘第一醫健集團依據《醫保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等文件,按覆蓋參保居民數量總額,推行醫保基金總額付費管理,制定“年初預算、按月預付、季度評估、年終清算”的醫保基金管理辦法,根據各成員單位去年實際使用基金情況及服務能力等綜合因素,對集團各成員單位進行預算,按月及時撥付給成員單位。與以往不同的是,預算支出的5%支付家庭簽約服務費,主要用于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和中醫“治未病”。精細開展醫保基金使用監督管理工作,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引導建立分級診療機制,維護基金安全,全面提升醫保基金使用效能,為參保居民提供穩固可持續的醫保服務。
沈丘第一醫健集團建立健全轉診轉院管理制度,組建由來自24個專業的37人組成的專家審核團隊,對轉診病例進行審核,引導群眾合理就醫、分級診療,使醫保資金向縣域內回流,方便群眾就醫,減輕群眾就醫負擔。
今年第一季度,沈丘第一醫健集團外轉人次降幅38%,縣域就診率提升9%,住院患者次均費用降幅11%,醫保基金縣域內支出率上升至62%,基層醫療機構醫保基金使用占比上升至41%,住院費用實際報銷比上升至59%,通過不斷完善,醫保基金得到有效利用,居民醫療費用負擔初步得到控制,有序就醫格局基本形成,初步實現“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醫改目標。
完善急救體系 提升救治能力
醫院本職是救死扶傷,不斷提升救治能力是醫院長遠發展的第一要義。
沈丘第一醫健集團立足本職主業,主動與多家三級醫院建立醫聯體,通過遠程醫療、專科聯盟、對口幫扶等形式,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根據集團各成員單位地理位置及綜合醫療服務水平,在范營、付井、馮營建設中心急救點,統一按照集團總醫院搶救室設置標準進行配備,把胸痛單元及卒中單元融合進急救點建設,打造鄉鎮30分鐘急救圈,讓急診救治關口前移,縮短救治時間,降低死亡率、致殘率。
今年8月,馮營急救點發現一例腦卒中患者,通過與集團總醫院協同配合,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25歲的患者趙某某,發現左側肢體無力,遂到沈丘第一醫健集團馮營鄉院區就診,急查頭顱CT考慮急性腦梗塞,由120送至集團總醫院卒中門診。卒中醫師王慧接診后立即完善檢查,頭顱磁共振顯示:右側顳葉及頂葉大面積梗塞(急性),心電圖提示:竇性心律不齊,隨機血糖5.7mmol/L,患者NIHSS評分12分,考慮顱內大血管急性栓塞,迅速組織介入醫師團隊實施急診介入取栓術。術后,患者神經功能恢復良好。王慧介紹,腦卒中的治療就是一場“大腦與時間的賽跑”,很多患者因為延誤時間失去治療的最佳時機,從而導致死亡、殘疾。
除了在救治急重危難中大顯身手,沈丘第一醫健集團還通過業務副院長下派、專家下沉、技術幫扶、科室共建等形式,積極探索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導師帶徒”方式,幫助集團各成員單位“強骨”“賦能”“惠民”,提升成員單位醫療服務能力和救治效率。
普及健康知識 做好未病先防
古語云:“上醫治未病。”
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是醫學發展的必然趨勢。沈丘第一醫健集團還承擔著縣域居民疾病預防控制、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等職責,承擔著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職能,以及協助縣衛健委做好基本公衛的職責。
為此,沈丘第一醫健集團健全公衛工作隊伍,把公衛服務項目作分解到人,讓大家密切配合,協調開展工作。
沈丘第一醫健集團積極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活動,組建縣鄉村三級智慧家庭醫生簽約團隊,在原有的團隊基礎上加入縣疾控中心、縣婦幼保健院及中醫專科專業人員等技術力量,組建81個家庭醫生簽約隊伍,覆蓋全縣419個行政村,使常住人口簽約率從43%提高到68.5%,重點人群簽約率從 85.7 %提高到100%,履約率提高到 96 %,健康管理服務得到有效推進。
針對農村“一老一小”就醫難的問題,沈丘第一醫健集團推出各種便民惠民就醫措施,結合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項目,主動下鄉宣教、篩查,爭取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讓老百姓少跑腿、少花錢。今年以來,沈丘第一醫健集團開展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村、進企業、進家庭健康知識講座118場,服務群眾2萬余人;開展“消除丙肝”免費篩查活動,惠及群眾1.66萬人,治療丙肝397例,治愈率99%;卒中胸痛健康篩查1.73萬人,篩查出高危人群9424人,全部納入慢病管理;開辟綠色通道,為篩查出的13名重度頸動脈狹窄患者免費做了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推進落實公衛工作,沈丘第一醫健集團制訂工作方案,對集團各成員單位開展多次業務培訓,堅持每月到成員單位查看公衛工作落實情況,召開公共衛生工作例會,加強重點工作推進落實。
強陣地育人才 發揮中醫藥優勢
中醫藥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中醫藥事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為進一步發揮中醫藥“治未病”作用及“簡便廉驗”優勢,壯大集團中醫藥事業,沈丘第一醫健集團堅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培育中醫藥人才隊伍,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多措并舉加快推進中醫藥強院建設。
強化中醫藥服務陣地建設,投資50多萬元升級改造集團總醫院中醫館、中醫治療區,指導集團15家鄉鎮衛生院建設中醫館,投資20余萬打造付井鎮南楊集樣板中醫藥服務室。
制定完善人才引進政策,實施“銀齡歸雁”計劃,返聘9名老中醫,集團總醫院引進5名中醫碩士研究生,加強中醫藥學科建設,組織動員集團總醫院200多名臨床醫師參與非中醫類別醫師學習中醫(俗稱“西學中”),這些醫師現均已通過考核,成為“西學中”學員。
開展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培訓。今年以來,沈丘第一醫健集團開展線下培訓3場,培訓1000余人次,開展線上培訓6期,閱讀量4000+。邀請上級醫院中醫專家到集團總醫院坐診、教學、查房,增強集團總醫院中醫學科建設,下派集團總醫院中醫專家到成員單位進行坐診、查房、現場手把手教學,幫助鄉鎮衛生院打造1至2個中醫特色專科,保證村鄉兩級均能提供“簡便廉驗”的中醫藥服務,確保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帶動基層醫療機構整體能力提升。目前,集團成員單位的中醫館均能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30余項。
開展健康體檢+中醫藥文化宣傳“六進”活動,投資136萬元購置健康體檢車,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養老機構活動,引導群眾了解中醫藥防病治病知識,主動接受中醫藥服務。
堅定信心把握機遇,乘勢而上促進發展。站在新的發展節點,沈丘第一醫健集團將按照新一屆縣委領導班子提出的“擔好主責抓黨建、聚精會神謀發展、一心一意抓項目、全力以赴惠民生、肝膽相照干事業”總體要求,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持續深化醫共體改革,全面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切實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為開創健康沈丘新局面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