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金月全 通訊員 穆文瀅
巾幗筑夢新時代,不負韶華展風采。近年來,扶溝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三農”工作要求,多舉措拓寬婦女創業就業途徑,為創業路上“半邊天”提供政策、資金、培訓等幫扶,助推廣大婦女在鄉村振興路上綻放“她力量”,在廣闊的基層大舞臺上展現巾幗風采。
賈秋月 返鄉創業找到致富路
初見賈秋月,正值今年4月農忙時節,在她經營的金城妙月農業園區大棚內,一排排、一株株羊肚菌破土而出,長勢喜人。再見這位姑娘已是丹桂飄香的時節,膚色略顯黝黑的她,在綠油油的菜地里辛勤勞作。
“我在上海干了二十多年的食品加工,對當地人的口味和喜好非常了解,如果家鄉的綠色有機蔬菜能直接供應到上海,那該多好!”經過一番了解,羊肚菌市場前景廣闊,適合在扶溝種植,賈秋月毅然選擇回到家鄉發展蔬菜種植。
公司成立之初,賈秋月聘請當地專業技術人員為常年生產技術顧問,采用一年三熟高產高效的種植模式種植羊肚菌、多寶甜瓜和青菜。今年25座大棚的羊肚菌喜獲豐收,收益突破100萬元。目前,金城妙月農業園區累計用工300余人次,種植的綠色有機農產品供不應求。
特色種植模式為賈秋月返鄉綠色創業撐開了“致富傘”,帶動周邊村莊的村民加入羊肚菌種植產業,為更多當地村民就近就業增收致富開辟了新路子,也為當地鄉村全面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明年,園區將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帶領更多的種植戶實現‘同幫共富’。”9月28日,再見賈秋月時,她對今后的發展信心滿滿。
張海云 創貸扶持走上致富路
扶溝縣崔橋鎮崗子村村民張海云,長期在南方做服裝生意,雖然有了不少的積蓄,但漂泊不定的生活讓她感到疲憊,產生了回家鄉創業的想法。
2018年,為了讓在老家上學的孩子不再留守,張海云毫不猶豫選擇回到家鄉,依托崔橋鎮崗子村扶貧車間籌建秀麗服裝廠。廠子建成后,解決了附近許多留守婦女的就業問題,讓她們既能照顧家又能上班掙錢,改善了家庭生活。
“這幾年的疫情給我們帶來不小的影響,銷售收入下滑,流動資金急缺。鄉里了解到企業的困難后,主動為我們辦理了20萬元的創業貸款,很快就發到我們手中,解了燃眉之急。”張海云說。
經過幾年的風雨兼程,廠子在當地政府的幫扶下渡過難關并得到了穩步發展。如今,昔日的扶貧“小車間”已改造升級為附近農村留守婦女的就業“大工廠”。
“現在,廠里有30多名員工,大家都干勁十足。今后,我一定把服裝廠做大做好,幫助更多的姐妹就業致富。”張海云表示。
陳慧麗 培訓賦能鋪就致富路
“我被慧麗姐拽著去參加免費家政培訓班,之后又考上了學校的母嬰護理高級技能班。經過這幾年的努力,我家的小日子也越來越好。”9月初,在當地小有名氣的“金牌月嫂”邢秀英,談起自己事業的引路人陳慧麗,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每當看到老家的姐妹們無所事事,我就暗下決心,辦個家政培訓學校讓她們擁有一技之長,自立自強掙錢養家。”扶溝縣慧欣家政學校校長陳慧麗說道。
2011年的秋天,在參加扶溝縣人社局免費舉辦的創業培訓后,陳慧麗便和丈夫在縣城找到一家門面,注冊了扶溝縣慧欣家政服務有限公司。截至目前,扶溝縣慧欣家政學校與扶溝縣人社局合作舉辦保育員、育嬰師、保健按摩等各類培訓班180多期,培訓5000多人次,95%以上的培訓學員都已安排就業上崗,工資普遍在8000元以上。
看到自己創辦的學校在不斷發展壯大,回眸姐妹們那一張張開心的笑臉,陳慧麗再次發出一位家政“玫瑰”的鏗鏘誓言:“盡我最大的努力,把家政這個行業做好、做強、做大,培訓一個人、就業一個人,致富一個家、幸福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