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徐松 文/圖)“我是山東菏澤的收割機手葛文中,5月31日來到東風鄉楊莊村,鄉里村里包吃包住,每天把飯送到地頭。現在楊莊村1500畝地全部收完了,鄉里還給俺送了錦旗和慰問品。鄲城真是個好地方,明年收麥俺還來。”6月6日12時15分,隨著鄲城縣東風鄉楊莊行政村最后一壟麥收割完畢,機手葛文中激動地表示。
“感謝黨的好政策,特別感謝鄉里村里好干部,幫俺聯系收割機,還幫俺干活,俺家一共種了25畝麥,今天收完了,心里踏實了。”楊莊村村民王興嶺說。
鄲城縣東風鄉擁有5.5萬畝耕地,今年種植5.2萬畝小麥。為了貫徹省市縣決策部署,全力以赴幫助群眾搶收小麥、搶種秋糧,縣處級包鄉領導和縣駐村工作隊奔赴東風鄉“三夏”生產一線,東風鄉黨委政府組織全鄉23個行政村全員上陣,各自發揮優勢,堅持打贏“三夏”生產攻堅戰。
為抓住小麥搶收的窗口期,把群眾的損失降至最低,連日來,東風鄉黨委政府與小麥收割較早的駐馬店等地農機部門和周邊兄弟縣市溝通,各村干部和鄉賢發揮自身優勢與山東、安徽、河北等地收割機手聯系,引到百余臺收割機前來支援。
“我們堅持‘搶’字當頭,抓實‘三個好’,確保小麥第一時間搶收、夏播不誤農時。”東風鄉黨委書記劉秀紅說,該鄉堅持“組織好”增強戰力,成立領導小組帶領7個工作專班,出臺工作方案,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堅持“調度好”提高效率,科學調度全鄉麥收機械,掛圖作戰,每兩個小時更新一次小麥收割進度。堅持“服務好”強化保障,采取一名黨員干部緊跟一臺機器的方式,為收割機提供優質服務,組織開展送油到田、送飯到田、送維修到田“三到田”服務。同時,成立鄉級搶收應急隊1個,村級搶收應急隊23個,對困難群眾進行幫扶,由鄉財政統一解決收割費用。
“俺村是全鄉第一個完成收割任務的村,1500畝地,3天半時間全部收割完成。我們為外地機手送上錦旗和慰問品,加了微信、留下手機號,人家幫了咱的忙,咱要表示感謝,以后永遠是朋友。”楊莊行政村黨支部書記姜紅海欣慰地說。
“全鄉5.2萬畝小麥預計6日晚全部收割完畢,在全縣率先完成麥收任務。我們將統籌推進秋糧搶種工作,以秋補夏,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答卷。”劉秀紅表示。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