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趙文琪
日前,記者走進位于沈丘縣的金絲猴食品有限公司,看到寬敞明亮的生產車間內,自動化生產線在技術人員的操控下有序運轉……
“自動化生產取代了傳統人工對食品切割、包裝、碼垛等操作,不僅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而且滿足了食品生產企業對精確操作和產品質量穩定性的要求。”金絲猴食品有限公司軟糖車間經理咸志峰對記者說,“這是我們今年6月份新建的智能化軟糖生產線,采用了國內智能化、數字化生產工藝,不僅生產質量有保證,而且效率也得到了很大提升。”據了解,金絲猴食品被評為2023年河南省智能制造標桿企業。
在周口,智能化改造帶來的成果日益豐碩。
在即將過去的一年里,我市實施改造項目297個,截至10月底已全部完成年度投資計劃,全市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改造覆蓋率達60%。
被評為省級智能工廠(車間)的河南省新四方藥業有限公司,正積極推進數字化工廠項目,與華為周口運營中心合作,引入MES系統、數采平臺并進行系統集成,實現設備互聯、系統互通、生產過程透明化、設備運行可視化、質量管控數字化、倉儲管理便捷化。該項目建成后,人工成本可降低20%,生產效率可提高30%,良品率可提高至99%,節能率可提高15%。
“我們公司已在‘智改數轉’中嘗到甜頭了。這些智能化設備所采集的數據,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生產力,不僅加快了我們對藥品的研發進度,而且節省了科研時間和資金,真是改值了!”河南省新四方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新年笑著說。
如今,像金絲猴食品有限公司、河南省新四方藥業有限公司這樣的智能化改造標桿企業,為推動全市“智改數轉”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周口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針對企業“智改數轉”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我市多措并舉,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從資金激勵、突出典型帶動、擴大智能覆蓋、做好支撐保障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引導幫助企業進行智能化改造。
高位推動,加強政策激勵。市委、市政府把智能化改造項目列入全市重點推進的“五個清單”,實施臺賬管理,主要領導每月調度,加快推進。設立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專項資金,市級財政每年預算安排不低于2000萬元,縣級財政每年預算安排不低于1000萬元,對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工業互聯網平臺等項目給予獎補支持。今年,市財政已撥付1000萬元對智能化改造項目和企業進行獎勵,激發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的動力。
示范引領,突出典型帶動。堅持試點突破、以點帶面的推進方式,著力打造典型示范項目、標桿企業。建立省、市兩級智能制造示范體系,通過專家輔導、項目服務、專題培訓等方式,建立梯度培育機制,符合條件的納入省市級示范,形成省市縣聯動工作格局。
項目支撐,擴大智能覆蓋。加快關鍵崗位、生產線、車間、工廠、園區5個層面智能化改造,全力推進智能化改造擴面提速。分類分層建立項目培育庫,對入庫的349個項目,組織專業團隊,分區域、分行業開展智能化診斷輔導,結合企業自身智能化改造需求,對標行業標桿與先進典型,提出智能化改造建議和可行性解決方案。
優化服務,做好支撐保障。強化宣傳培訓,先后邀請省工信廳專家、大數據行業專家、信通院專家等來周舉辦講座,舉辦企業家培訓會、座談會和項目對接活動,累計參加企業2000多家。充分利用“線上+線下”多種渠道開展政策解讀、技術交流培訓,廣泛推廣示范標桿企業典型做法和成效。抓好數字化診斷服務,將全市診斷目標任務分解到各縣(市、區),持續從企業關鍵設備和關鍵流程的數據采集與應用、產供銷環節數據流通和集成應用、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等方面,在3年時間內幫助全市規上工業企業開展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診斷服務,針對企業“智改數轉”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企一策”個性化系統解決方案。通過診斷服務為企業“智改數轉”明確路徑和方向,引導企業加大智能化投入,提升數字化水平。
接下來,我市將持續深入推進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助力我市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實現新跨越。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