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邱一帆) 記者從周口市醫療保障局獲悉,9月1日起,我市將“取卵術”“胚胎培養”“胚胎移植”等8項國家確定的輔助生殖醫保準入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在此基礎上,省醫保部門還將“胚胎培養-囊胚培養”“胚胎移植-凍融胚胎(囊胚)解凍”“陰道(宮頸)內人工授精”“顯微鏡下切開取精術(加收)”4項拓展加收項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醫保報銷比例方面,按照省醫保部門的統一部署,參保人員在門診使用相關醫療服務項目發生的費用由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按規定支付,不占用門診統籌額度,不設起付線,全市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首自付比例統一確定為10%,扣除先行自付部分后,統籌基金分別按70%和60%支付,支付額度計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額。考慮到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項目主要在門診開展,無需住院,因此,納入醫保支付的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項目僅限于門診支付。
按照省醫保部門的統一部署,“取卵術”“胚胎培養”“胚胎培養-囊胚培養”“胚胎移植”“胚胎移植-凍融胚胎(囊胚)解凍”“人工授精”“陰道(宮頸)內人工授精”“精子優選處理”“取精術”“顯微鏡下切開取精術(加收)”等項目每人終身限支付2次;“組織、細胞活檢(輔助生殖)”項目每人終身限支付2個胚胎(卵);“單精子注射”項目每人終身限支付2卵·次。
輔助生殖技術,圓了很多有生育計劃家庭的生育夢,但其昂貴的價格令不少有需求的家庭望而卻步。“將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有助于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市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