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現代醫學的一些研究表明,牙病看起來是“小毛病”,但危害已經遠遠超過牙齒本身,它關系著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與健康。
牙病可能危及心臟健康
在排除心臟病的其他易感因素后,牙周病患者患心臟病的概率要比牙齦健康者高10倍。牙周炎患者的冠心病發病率高于正常人群,尤其是50歲以下的男性牙周炎患者及無牙者。牙槽骨吸收嚴重者致死性冠心病的發病率是正常人群的3倍。
牙病可能傷肺
口腔衛生狀況差的人群肺部感染及肺功能降低的概率為口腔衛生狀況好的人群的2倍。口腔內的大量細菌可能被吸入氣管及肺部,從而導致肺炎。
牙周炎可導致中風
牙周病可能導致血管病變。患有嚴重牙周炎的人群口腔內存在慢性傷口,鏈球菌和其他致病菌自此進入血液,產生一種膠狀蛋白質,作用類似于血小板,它能促使血液凝結,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從而導致中風。嚴重牙周病患者,其動脈血管內壁上的斑塊也較厚。病灶里多種細菌可以經口腔內的小傷口進入血液,使血管內壁出現炎癥,再通過免疫反應損害血管內壁,并形成斑塊,且不斷增厚,最終導致頸動脈肥厚,而頸動脈肥厚是中風最危險的誘因之一。
牙周炎與糖尿病互相影響
重度牙周炎是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危險因素之一。患有重度牙周炎的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明顯差于無牙周病的患者。如果牙周疾病得到有效治療,患者機體組織對胰島素的反應就能恢復正常,其控制血糖所需的胰島素也會隨之減少。
孕婦牙病可殃及胎兒
重癥牙周炎的孕婦早產和生低體重兒的概率為正常孕婦的7.5倍。患牙周炎的孕婦,其口腔內的細菌容易進入血液,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從而引起早產。所以,孕婦早晚和三餐之后要用軟毛牙刷刷牙,保持孕期口腔衛生。
牙病除了可引起上述所列疾病外,還可引起頭痛、眩暈、虹膜睫狀體炎、關節炎、心肌炎、風濕病,以及某些皮膚病。莫把牙病不當病,小病不治釀大病。欲求平生康而健,潔齒護牙最關鍵。
(周口口腔醫院 王澤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