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王健 張猛 孫靖/文 通訊員 常軍偉/圖
春風拂過豫東平原,西華縣百萬畝麥田泛起層層綠波。在西夏亭鎮高標準農田里,無人噴灌機正在給小麥澆水,拖拉機牽引著精量追肥機來回穿梭,農技人員通過手機指導農戶做好春管……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由農資供應、農機作業、科技服務構成的“三位一體”服務體系得以充分彰顯,為全年糧食豐收夯實了根基。
智慧農機織就春耕保障網。在西華縣農機應急指揮中心,電子屏幕實時刷新著全縣農機的分布情況。“春管期間我們實行‘雙線作戰’,既保障日常生產,又做好應急儲備。”工作人員指著電子屏幕介紹,通過整合調度體系,該縣在“五大戰區”布設了10支農機應急服務隊,組織備戰機手206人,形成了覆蓋西華全域的農機服務網絡。
據介紹,為提升農業服務保障能力,該縣農機中心整合全縣農機資源,通過農機調度指揮中心和農機直通車服務平臺及時發布作業信息、機械需求、農資供應等信息,確保農業生產有序進行。同時,該縣對應急機械安裝智能終端定位系統,實現了農機應急指揮“作業一張圖、管理一張網、調度一體化”。針對今春低溫多雨天氣,該縣提前儲備大中型拖拉機200余臺、無人植保機20余架,并成立維修中心,全程做好保障。
完善基礎設施筑牢生產根基。在西夏亭鎮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新修的溝渠縱橫交錯,智能分水閘精準調控著水流。“春灌期間,這些水利設施可是發揮了大作用。”西夏亭鎮副鎮長穆紅濤介紹,通過實施2024年黃灌區水利設施改善項目,全鎮新挖溝渠12公里,建成10座智能分水閘,形成互聯互通灌排體系,確保農田用水無憂。
科技賦能培育新型主體。眼下正值北方小麥春管的關鍵時期,西華縣的農技專家團隊正在開展“科技壯苗”行動,通過遠程會診指導農戶進行病蟲害防控。“我們組建了科技服務小分隊,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等,力爭讓每畝地減肥10%、增產5%。”一位農技推廣員說。
在西夏亭鎮,種糧大戶可通過手機在線學習春管技術。“科學種地才能高產豐收,現在學習的渠道很多,打開手機就能找到相關的技術培訓,專家在線答疑,還能回看培訓視頻。”種了400畝地的朱運五說,“地頭就有配套井和水渠,旱能澆、澇能排,購買農機有補貼,遇到問題有專家,現在種地可比以前輕松多了。”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