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王偉宏 付永奇) 暮春時節,在商水縣平店鄉程崗薯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千畝紅薯正在釋放標準化生產的魔力。該合作社與省、市科研單位聯合制定紅薯標準化種植技術規程,探索標準化綠色種植技術,使紅薯畝產提高25%、商品率提升22個百分點?!耙郧胺N地沒章法,施肥打藥都是大約摸,現在生產有標準,確保豐收更自信。”該合作社負責人程小中說。
像該合作社一樣,農業標準化實踐已在周口遍地開花。通過標準化種植“周麥42號”,沈丘縣小麥畝產超過1200斤?;搓枀^劉振屯鎮花生示范區推廣高油酸花生生產技術規程后,畝均增產85斤。數據顯示,2024年,全市主導制定的37項地方標準中,有21項聚焦農業生產關鍵環節,農產品標準化覆蓋率達82%,223個綠色食品認證照亮產業升級路,13.5億元農產品出口額刷新歷史紀錄。這個從田間地頭展開的標準化變革,正為農業強市注入澎湃動力,書寫周口從傳統農區向現代農業強市跨越的生動答卷。
標準化不僅提升了產量和質量,還叩開了國際市場的大門。扶溝縣的西藍花從種植到包裝全程執行出口蔬菜標準化生產模式,農藥殘留檢測標準比國標更嚴,產品擺上日本的超市貨架。項城白芝麻憑借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身份獲得韓國市場準入。該市宜機收芝麻生產技術標準吸引全國10多個省市的種植戶前來學習。扶溝縣推廣設施蔬菜標準化生產模式,使80%以上的蔬菜達到綠色食品標準,認證“三品一標”產品86個。據統計,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已培育出20個區域公用品牌,其中6個入選河南省知名農業品牌目錄。全市農產品出口額僅2024年就達13.5億元,同比增長7.9%,其中標準化包裝產品占比超90%。
近幾年,在科技引領下,我市以標準化與數字化深度融合,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走進河南周口國家農高區,傳感器實時監測土壤墑情,智慧農業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數據實時跳動,無人機按照預設航線精準施肥?!斑^去種地憑經驗,現在種地靠智能?!鞭r技員李明中對記者說。在河南綠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韭菜示范基地,物聯網系統按照綠色韭菜標準化生產規程調控溫濕度,使有機韭菜認證面積不斷擴大?!皹藴驶?數字化讓品質更穩定?!痹摶刎撠熑藙㈨樀陆榻B。在沈丘縣,海潮養殖專業合作社按照雜交肉羊飼養規程飼養的澳湖羊,瘦肉率提高,每頭利潤增加二三百元。
農業生產有標可循,創新驅動有標引領。我市農業標準化在服務鄉村振興中作用巨大。2024年,全市完成淮陽黃花菜、項城白芝麻等2個地理標志農產品標準升級;在第一批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5個試點產品8個基地的基礎上,分別在西華、商水打造了第二批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基地。截至目前,全市有有效期內綠色食品223個、地理標志農產品8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60個,建成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4個,入選河南省知名農業品牌110個。淮陽區農村黑臭水體標準化治理經驗受到國家和省市相關部門表彰,吸引60多個地市前來觀摩學習。
標準化農田里麥浪翻滾,統一包裝的農產品直通海外,周口正用“標準密碼”解鎖鄉村振興新動能?!拔覀儗⒊掷m迭代標準體系,讓標準成為鄉村振興的硬支撐,農業強市的新動能?!笔惺袌霰O管局相關負責人孫杰說。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