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華
從工作崗位退下來后,我成為西華縣老促會的一員,主要做當地紅色文化挖掘整理和推介工作。
西華是周口市唯一全域革命老區縣,紅色文化點多面廣,資源豐富。剛開始,憑著一股熱情,我寫了一些小文章,偶爾也會在報刊上露一露,心有小得意。但是,寫著寫著,發現自己拿出來的東西,干巴乏味,缺少感人的力量。其實,自己心里清楚,屬用功不足、挖得不透,而要繼續往深處做文章,又感力不從心。
迷茫之際,2019年8月底,我們接到市老促會通知,周口日報社《周口紅色記憶》采訪組要來西華采訪,頓感正打瞌睡時有人遞了個枕頭。西華縣老促會會長張保亭等領導對此高度重視,特意安排我和尚華平等人配合采訪,并力爭讓采訪組到西華多來幾次,多出大稿子。
自此,我便進入“采訪助理”角色。采訪組一行來西華初定的采訪任務僅有兩個,一是到“三崗”革命根據地舊址采訪,二是到杜崗會師紀念館采訪。兩個選題都不錯,現有資料充足,采訪難度不大,稿件很快于2019年9月11日、12日見報。初戰告捷,接下來,我們絞盡腦汁,提供更多有價值的選題,多次與《周口紅色記憶》采訪組聯系。由于西華有較多的革命故事,采訪組也十分重視,一次次來西華挖掘、整理。
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里,采訪組撰寫的與西華有關的十多篇“紅色記憶”稿件先后見報。更令人欣慰的是,其中多篇稿件被推送到“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之后,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周口紅色記憶》一書,這批文章被悉數收錄。
陪同采訪那陣子,記者們看我工作挺賣力,人又實在,稱贊說:“西華老何是真正的紅色文化志愿者!”更讓我感動的是,2020年6月23日《周口日報》刊登《張仁甫:黃土地上的紅色旗幟》一文時,文章后面特意“點”了我的名,其字面是“本文采訪時,得到西華縣老促會何建華的大力支持,特表示感謝”。當了一年多“采訪助理”,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