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陽區人民檢察院青年干警守護太昊陵古樹與平糧臺古城遺址紀實
通訊員 宋歌 李亞暉 文/圖
近日,由淮陽區人民檢察院6名青年干警組成的“青春護遺”小分隊深入太昊陵景區和平糧臺古城遺址,開展文物保護專項行動。這支平均年齡29歲的隊伍以守護文明根脈為使命,用法治“利劍”和科技手段為千年文化遺產筑牢保護屏障。
古柏新綠見證青春擔當
古樹不僅是自然遺產,還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見證者。2025年3月15日,我國首部國家級古樹名木保護專項法規《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正式施行。在太昊陵景區,133株古樹名木與伏羲文化同頻共振。青年干警來到“千年古柏王”前,熟練地掏出手機,通過掃描樹干上的二維碼,實時查看古樹的樹齡、健康指數和管護記錄。
“這棵古樹屢次遭受病蟲害侵擾,我們聯合林業部門制訂了病蟲害防治方案,定期開展巡查,督促林業部門依法履行古樹名木保護監管職責,落實落細古樹日常養護措施。”淮陽區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主任胡海濤向游客介紹道。
數字巡查織密防護網絡
平糧臺古城遺址是我國最早的城市遺址之一,擁有中國最早的排水系統、車轍印。在平糧臺古城遺址監控中心,青年干警與文物保護專家共同查看實時監控畫面。針對新發現的幾處可疑痕跡,青年干警利用無人機進行低空精準拍攝。“通過立體監測系統,我們能及時發現并處理平糧臺古城遺址保護區內違規施工、非法取土等問題。”青年干警李洋向記者介紹道。
淮陽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梅芳表示:“我們將與文物保護單位建立數據共享機制,實現文物保護風險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
近年來,淮陽區人民檢察院通過公益訴訟線索排查,推動相關部門加大文物保護力度。2024年,平糧臺古城遺址入選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法治宣傳筑牢保護屏障
“保護文物和古樹是每個人的責任,破壞文物和古樹將面臨法律的嚴懲。”在平糧臺古城遺址停車場,青年干警通過發放宣傳頁、與群眾互動問答等方式,向群眾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古樹名木保護條例》等法律知識。
青年干警不僅要做文物的守護者,更要成為文明傳承的傳播者。此次文物保護專項行動是淮陽區人民檢察院開展青年干警護遺行動的一個縮影。這支“青春護遺”小分隊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全力守護生生不息的千年文明根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