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一区二区,狠狠88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男人的天堂亚洲一区,精品91久久

2024年04月25日
第07版:文化周口·書香 PDF版

智慧的彼岸

——老子《道德經》解讀

◇張君民

(接上期)

第五十四章

【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鄉,其德乃長;修之于邦,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譯文】

善于建德的人根深蒂固不可拔除,善于持德的人聚攏抱守不會脫離,若子孫世代能遵循、持守這個道理,子子孫孫就不會斷絕。用這個道理修養自身,他的德就會是純真的;修養自家,他的德就會是豐盈充裕的;修養一鄉,他的德就會受到尊崇;修養邦國,他的德就會豐碩;修養天下,他的德就會普及。所以要通過掌握自己來了解他人的內心,通過認清自家的處境來了解別人家的冷暖,通過觀察所處的鄉鎮了解其他鄉鎮,通過觀察自己的國情了解他國,通過觀察今日之天下了解過去和未來的天下。我怎么會知道天下的情況呢?就是用了以上的方法。

【解讀】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是德的本體,是德的內容; 德是道的形式,是道的功用。本章強調以道修德,普化天下,才能精神不滅,德澤子孫,綿延后代,不絕如縷。

天下有形的東西容易被拔除,可見的策略容易被否定,唯有善于以道為核心建德持德的人,建于心、持于內,也就不能被拔除和否定了。“善建者”和“善抱者”就是堅守大道、抱樸歸一的修行者。

而真正的修行者,就應該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推己及人。根據能力的大小,由內至外,不斷外延。由自身到家庭,由家庭到家鄉,由家鄉到邦國,由邦國到天下。這一點道家和儒家殊途同歸。儒家經典《大學》中所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講的也是從一身到天下。而我們身邊的大多數人可能會違背這個規律。年輕時理想遠大,志在天下,不斷碰壁之后,理想逐漸破滅,到最后才發現,推己及人、由下而上、由內至外,才是正途。

在老子的理想中,崇尚自然、虛心守靜、無為而治是其修身的主要內容。以此修身,人會變得純真無詐;以此齊家,家庭就會富裕;以此與鄉鄰相處,鄉鄰就會和睦;以此治國,國家就會興旺發達;以此治理天下,天下就會太平。老子在這里描繪了一幅在大道作用下的桃花源式的美好社會圖畫。

反過來,檢驗和判斷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區域、一個國家、一個社會是否有道,就是要看這個人是否純真、家庭是否富裕、鄰里是否和睦、國家是否強盛、社會是否穩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是一切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核心,也是初始。重視了這個初始,始終保持純真的元氣,就不會脫離大道。

晉代著名的道教理論家、醫藥學家葛洪(自號抱樸子),不但學識淵博,著述甚豐,而且還研究醫藥,治病救人。他淡泊名利,悟道養生,主張抱樸守一、保持本真、戒欲修行。他認為人生有六害:一害名利,二害聲色,三害貨財,四害滋味,五害佞妄,六害詛嫉。他要求人們必須驅除六害,做到以下六個方面:一要淡泊名利,二要禁止刺激的聲音和淫色,三要降低對財物的欲望,四要降低對滋味的追求,五要除去妄想,六要除掉詛咒和妒忌的心理。

他認為驅除六害,福就會不請自來,禍就會不除自消。這正是“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的表現,是堅守大道、抱樸歸一的體現。

正為名利而忙碌的我們,看到此,是否會有所啟示呢?

(未完待續)

2024-04-25 ——老子《道德經》解讀 2 2 周口晚報 content_236625.html 1 智慧的彼岸 /enpproperty-->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兰县| 襄城县| 正定县| 房山区| 西和县| 抚松县| 永州市| 隆子县| 蒲江县| 金乡县| 疏勒县| 嘉禾县| 鄯善县| 尉氏县| 甘德县| 驻马店市| 甘肃省| 白朗县| 仲巴县| 金川县| 吉林省| 甘德县| 泽普县| 巴南区| 湾仔区| 平南县| 女性| 湄潭县| 东明县| 济源市| 唐山市| 松阳县| 岑巩县| 乾安县| 娄底市| 陇川县| 黄陵县| 香格里拉县| 宁津县| 五常市| 三江|